加入社群:
離島地區--馬祖跳島玩咖 東引、南北竿、東西莒 四日遊

  馬祖跳島玩咖 (東引、南北竿、東西莒)4天

◇行程特色

★國之北疆:經中柱導連東引島與西引島後統稱東引島,乃為中華民國最北之領土。除了國家級地質景觀外,有海天一色希臘風情的東引燈塔外更有著據點與坑道之戰地風情。獨特地福州與當地海鮮風味餐讓我們忘情於海上仙島—東引

★賞鷗生態:安東坑道的盡頭因當地型險要故完全無人為破壞下隨時皆可見到海鷗築巢下滿天飛翔。

★宗教巡禮:參訪擁有媽祖娘娘千年石棺之馬港天后宮、全世界最高之馬祖巨神像。

★北海坑道 : 花崗岩鑿成井字型交錯的坑道,還能容納百艘艦艇,真可說是鬼斧神工的蓋世之作,這也是金馬地區最大的坑道碼頭。讓旅客走過歷史,見證鬼斧神工典藏燦爛的回憶。

enlightened台灣→南竿→北竿【壁山觀景→橋仔漁村(漁特產展示中心)→馬祖播音站→芹壁聚落】

早上搭機前往馬祖行政中心南竿,隨即轉船前往北竿遊覽~

【橋仔漁村】橋仔漁村,位於北竿西北方的一座小村落,就在壁山山陰北向傾斜的山谷內,谷地歷經雨水切割形成山溝縱橫,村落境內小橋隨處可見,馬祖方言「仔」即為「小」,因此名為「橋仔」。橋仔的屋舍同樣保存了傳統閩東建築特色,也是全馬祖廟宇最多的聚落,有「廟村」之稱,但在人口大量外移後,風光不再,除了現在居民極少,更形成了「神比人多」的有趣現象;到此可以欣賞馬祖傳統廟宇的美麗特徵,紅牆綠瓦,以及如火焰般燃燒的封火山牆,村內中心點更可見「三廟一體」特殊景象。

【壁山觀景台】:壁山海拔291.7公尺,是馬祖地區最高山,設有一座觀景台,是北竿為最佳的眺望點,當天氣晴朗無雲時,憑欄遠眺位在大沃山下的后沃村、濱海而立的北竿機場、晶瑩細緻的塘后沙灘、熱鬧繁華的塘岐街道,及附近島嶼螺山、蚌山、無名島、峭頭、大坵、小坵等,盡入眼簾;霧季時,山頭在濃霧籠罩下隱約縹緲,猶如置身人間仙境。

【馬祖播音站】制高點觀景台,是去年為配合硬地超級馬拉松賽事所規劃的在地文化裝置,讓遊客感受兩岸對峙時期的戰地氛圍。當年設於北竿的芹山播音站擁有東南亞功率最大播音設備,每天放送鄧麗君歌曲與心戰喊話,起始句一貫是:「親愛的大陸同胞們….」,如今以幽默的手法,將國共心戰喊話情境轉變成浪漫告白景點、馬祖IG打卡熱點。

【芹壁村】號稱「馬祖地中海」。芹壁村北面,澳口中央有一突起的花崗岩礁石,島之形成節理奇特,望之酷似一巨龜靜臥在碧波間,居民謂之為「龜島」。島的四周,海水清澈見底,有「鏡澳」之稱的芹壁村,能興盛一時,傳說乃此一風水特佳之故。芹壁名稱源自於村落澳口前有一突起的岩礁,因狀似一隻大海龜,居民稱它為「芹囝」,岩礁的四周海水清澈見底如鏡,因而稱為「鏡港」。由海面往陸地望去,村落好似鑲嵌於「芹囝」後方山壁上,故有「芹壁」之稱。傍晚搭船返回南竿。

夜宿:富喜或珠螺灣民宿

餐食:

早:自理

午:閩東風味($350/人)

晚:馬祖風味($400/人)    

enlightened南竿→東引環島悠閒遊(忠誠門、東引遊客中心、東湧燈塔、擂鼓石、太白天聲、烈女義坑

今早搭船前往東引(航程約2小時),抵達後遊覽~

《忠誠門》位於南澳濱海的入口處的忠誠門,為昔日東引軍民進出及魚獲上下必經之處。形如古代城樓的忠誠門,興建於1974年,城樓兩側紅底白字的「崇法務實,勤勞儉樸」八個大字,反映東引過去處於戰地的歷史氛圍,城樓最上方立有一座持槍戰士雕像,其向前越陣禦敵的姿態,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氣勢。

《東引遊客中心》:遊客中心一樓設有旅遊服務中心及販賣區,二樓兼具了展示功能,以燈塔、燕鷗為意向塑造的休息區,讓遊客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東引豐富的生態景觀,初來乍到,逛一趟絕對大有收穫。

由於東引的觀光資源豐富,舉凡名勝古蹟、海蝕地景、戰地風貌、原生種植物等,均值得一探究竟,遊客不妨將遊客中心作為到訪東引的第一站,觀賞簡介影片、索取摺頁、或是諮詢旅遊資訊,為接下來的旅程動線作準備。

《東湧燈塔》位於東引島東北端世尾山山坡上,籌建於清光緒28年(1902年),清光緒30年(1904年完成建造,由英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晚年監造,營造司哈爾定主事,屬歐式建築風格,塔身、燈塔、周邊純白房舍身形,蜿蜒磐據於山坡上,襯托著碧海藍天,白色的建築風姿讓東引充滿異國風味。而早期的東引島民則習稱「東湧燈塔」為「東引別墅」。

《擂鼓石》懸凸於步道旁山壁間之花崗岩巨石,狀似圓形大鼓,為特殊之地質景觀。太白天聲:在巍峨巨石上所開闊出一處觀景點,春夏霧季,雨霧迷濛,加上海浪潮聲,恍如太虛幻境。

《太白天聲》指的是一處巍峨險峻的巨石,每逢3至5月的霧季,巨岩在煙霧朦朧中若隱若現,讓人彷彿置身太虛幻境中,因而有了這個稱號。遊客可經由觀景台瞭望整幅大自然的秀麗美景,春季欣賞雲霧繚繞間神秘的花崗岩之美;夏日的步道兩旁花草崢嶸,又是截然不同的景色。

烈女義坑》是東引北端一處特殊的狹灣坑谷流傳著一個淒美的故事:清光緒末年,東南沿海一帶賊寇群起,某一天賊寇掠奪漁船殺害船主,又想凌辱船妻,但烈女不從,逃至懸崖坑谷投海自盡。現今外圍砌有一道仿古城牆守護,上刻〝義膽干雲天,忠烈傳千古〞等大字,並立碑記烈女事蹟。

《一線天聽濤》為一處海蝕地形,兩岩壁垂直相鄰至相接,下通海、上接天之海天麗景地質景觀,底部海潮夾雜侵蝕石塊,如萬馬奔騰之聲音,壯闊迴繞於岩壁間。岩壁上題有「天縫聆濤」四個大字,是民國61年參謀總長賴名湯蒞臨東引巡視時所題。

《安東坑道賞鷗》安東坑道是穿越整座二重山所建成的,入口處有段斜約30度的坡,下坡時並覺得累,但返回入口就真的是考驗遊客的體能了。過去的安東坑道有軍隊駐防,百位阿兵哥都在這深遠而陰冷的隧道中生活,連長室、廁所等標示牌仍然清晰可見,在坑道中,可想像過去士官們來回穿梭的畫面,讓我們體會到士兵們的生活是如此的艱辛。昔日的坑道砲口,如今已成為觀賞東引谷灣式海岸的最佳平台,「長長鼻」的特殊海蝕景象在此清晰可見。另外此處更是賞鷗的好地方,夏季時黑尾鷗會遷移到此繁殖下一代,因此也是愛鳥人士每年必定到的勝地。

《中柱島經國亭》東引原本並非一座島,而是由東引、西引兩座小島所組合,兩座小島中間更有一座名為「中柱島」的小島礁,在大退潮之際便能徒步涉水往來東、西引之間,直到蔣經國先生視察東引,體恤服役弟兄辛勞,而將填石造橋,在島與島之間建構一條「中柱堤道」。為感懷蔣經國先生,堤道正中間便設置了一座感恩亭,上頭題著「親切自然,奉獻犧牲」等大字,亭內坐落著一尊經國先生像,置身亭內便可遠眺東、西引兩側,海面視野遼闊,波光粼粼。如今雖然已不見島的蹤影,但取而代之的這條筆直大道成為最適合漫步其間,欣賞黃昏時中柱港海面夕陽餘暉、日輪沉入海中的觀景去處。

【國之北疆】:東引是我國有效統治疆域的最北境,長年部署重兵,其重要性,不可言喻。從西引島的后澳往西走,穿過一條約200公尺的水泥小徑,便來到我國疆域最北-國之北疆。2006年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此地豎立一塊「國之北疆」石碑,後又在石碑處的地上刻上北固礁的經緯度,藉由特別意義的數字呈現,加深遊客的旅遊體驗及不虛此行的價值感。      

住: 邊辰海景或馬蓋先同級

早:簡式早餐

午:老酒面線+馬祖漢堡+飲料($300/人)

晚:閩浙風味 ($400/人)

enlightened東引→南竿→東莒(燈塔→大埔石刻→大坪村→大埔古村落→福正聚落、神秘小海灣)→西莒

《東莒燈塔》台灣第一座使用花崗岩所建造的燈塔,「年資」已逾百年,屬於二級古蹟,白色身影多年來屹立不搖,是東莒人心中永遠的精神指標。

《大埔石刻》在民國42年被發現,後經鑑定為三級古蹟,是馬祖以往常受海盜侵襲攻略的重要見證。四周有涼亭、沙灘、將軍廟,景絕佳。原文『萬曆彊梧,大荒落地,臘後挾日,宣州沈君有,容獲生倭69名於東沙之山,不傷一卒,閩人董應舉題此。』計41字。《大坪村大埔古村落》位於東莒島南半部,依其轄地「大埔」「熾坪」各取一字而稱之為大坪村,其中大埔聚落數十戶方正的閩東建築,成梯形矗立在崖邊,深具觀光潛力,縣府已將其納入聚落保存區善加保護。

《福正聚落》曾經是東莒人口最多的村落,但其命運與大埔聚落一樣,面臨嚴重人口外流問題,目前僅剩幾戶人家居住於此,依山面海的福正聚落,有著絕佳的地理位置,雖然已經凋零,但是仍然保留著過往純樸的風貌。

《神秘小海灣》是個海蝕奇特地形原為小額貿易年代上貨處,岩石被海水長期侵蝕,挖出了一條溝,而這個溝之前,正好又有一根短短的柱狀岩石;呂洞賓、何仙姑是神,就算是留下來的腳印都超巨大,因此,身體器官很大也就不奇怪了;會出現這麼巨大,又剛好一對的男女性徵,據說就是他們正在激情演出了。

《青帆村》青帆村舊稱「青番村」,這裡的"青番"指的是外國人,早期西莒常有外國商船在此避風候潮,除了本地人也常見外國人聚集於此,相當繁榮,也因此西莒曾有「小香港」的稱號。

《田沃村》「田沃村」位於西莒島倒三角形東邊的澳口,上方地勢斜坪,且多田地所以又稱為「田澳」,民國初年時曾經種植罌粟,並且開設有鴉片館、小型酒庫與製鹽業等。「田沃村」曾是熱鬧繁華的聚落,因島上阿兵哥眾多,放假聚集玩樂的地方就是在「田沃村」,當時這裡設有撞球館、冰果室、澡堂等,還有風靡一時的「中正堂電影院」!在那時可堪稱為西莒的西門町!

《菜浦澳》菜埔澳位於西莒島東北方田沃村,澳口盛產紫菜,想到上頭採集紫菜得要先競標,通過廟管會公開舉行的招標才能上礁。菜埔澳目前仍有軍事駐紮,相當有戰地氣氛,軍營部分是不能拍照的,在拍攝時要注意一下。

有容路》有容路是從青帆村前往西坵村的一段斜坡道路,路長約500公尺,也是西莒熱門的網美打卡景點。道路兩旁因茂密的榕樹枝葉交錯綿延成一道天然拱門,隨著季節變化、陽光照射,時而蒼翠欲滴,時而柳綠桃红,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坤坵沙灘》坤坵沙灘位於西莒的西側,是島上唯一的沙灘,更是在地居民最天然的冰箱,而對岸約數百公尺處則有一座蛇島或稱蛇山,由四座海中島礁所組成,一字蜿蜒排開,在漲潮之際,時而浮出、時而沉沒的島礁,宛如一條長蛇。

《福山照壁》位於福澳村西南方福山公園的山頭,上書「枕戈待旦」四個三、四人高的大字,是遊客搭船訪馬的第一印象。為先總統蔣公於民國四十七年七月蒞臨馬祖巡視防務時,嘉勉地區軍民不忘復國之志而親筆所題,並銘刻於碑石上,這面精神標語雖然稱之為照壁,但實際上是一座地上五樓、地下一樓的長方形建築物,之前作為「連江縣文建館」。展示馬祖風土民情、漁業資源、文經建設的發展歷史與沿革。                 

住:富喜民宿或珠螺灣同級

早:民宿內用

午:風味餐($400/人)

晚:海味料理($400/人)

enlightened南竿→馬港天后宮、媽祖巨神像→雲台山→北海坑道→台北

馬港天后宮》馬祖地區香火最盛也最氣派的廟宇,據文獻資料推斷最遲在清嘉慶年間即已肇建,廟中供桌前方的石棺,相傳為媽祖娘娘葬身 的墓穴。請別忘了來此上香求平安。

馬祖巨神像》由365塊花崗石建構而成,寓有「365日、日日平安」之意,以及神像高度28.8公尺,正好是馬祖四鄉五島的總面積。馬祖全縣面積過去一直是以28.8平方公里為計算,但經過最新測量,實際面積為29.6平方公里。業者在媽祖巨神像上加上避雷針後,其高度亦為 29.6公尺已申請金氏紀錄為世界第1高的石造托燈媽祖神像,馬祖的地名與媽祖的關係可說是密不可分,從神象的興建中,即可了解到馬祖人民對於媽祖信仰的虔誠,因為這座神像從提案到正式落成,便花了十年以上的時間。

雲台山》雲台山標高248公尺,是南竿第一高峰,為台灣小百岳第98座,更是登高遠眺馬祖列島與大陸北茭半島的最佳景點。為瞭解馬祖戰略情勢與當時敵軍動態,馬防部1996年於此興建軍情館,藉以強化官兵敵情教育。

北海坑道把堅硬的花崗岩鑿成井字型交錯的坑道,還能容納百艘艦艇,真可說是鬼斧神工的蓋世之作,這也是金馬地區最大的坑道碼頭。深長的地底世界透著一股神秘氣息,配上坑道內的腳步聲、拉長的身影、水道徐徐的波動,氣氛令人著迷。       

午餐後搭機返回台灣溫暖的家

早:民宿內用

午:地方風味($400/人) 

晚:×

˄